领导关心下属是一种很重要的修养!
2020-03-16 15:07:34
下一篇:没有了
每一个人都具有一种理想的自我形象,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“理想自己”。“理想自己”往往被赋予很高的价值。尽管这些人来自于不同地方,成长在不同环境,各自具有不同的自我形象,但他们还是具有一些共同点,如俊美的仪表,丰富的情感,敏捷的思维,畅达的语言等等,而且都希望给对方留下亲切善良、聪慧正直、才学渊博的印象。但是,不管“理想自己”是多么完美,都必须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体现出来,争取在表现自己的魅力中把它发挥得淋漓尽致。
著名领导力培训专家认为,在实际生活中,有的人谈吐精神抖擞,情感丰富,口若悬河,表情自如,显示出超人的才干和气质,博得了听众的喜爱和青睐;有的人窘迫不安,语无伦次,面部表情麻木,手足不知如何放置,让人大失所望。这两种不同的气质可以说是截然不同的。
那么,怎样才能体现独特的气质呢?简单地说,可以通过我们的身体来体现,如站姿或坐姿,走路的姿态,说话抑扬顿挫或诙谐幽默,与他人谈话时的专注程度等等,所有这些,都要求自然而不做作,随和而又充满机敏,由此所透露出来的权威感,会产生一种无形的魅力,一点一滴地注入对方的心田,在他们的心里产生连锁反应,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被吸引,被征服。
在表现魅力时,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自信。自信是基础,它是使人情绪定位的核心,对能否发挥作用至关重要。,。但它有助于让你的注意力高度集中,认真思考。如果是过度紧张,往往会影响发挥,使自己的意思不能完全表达。
在这种情况下,进行自我调控,强调自信就十分重要。这时要充分看清自己的优势,保持头脑清醒,绝不能流露出半点的不安和胆怯。稍后,这种紧张感会慢慢消失,所以应注意随时调整好自己的音调,节奏与表情、动作配合,随意自如地发挥自己的魅力,给别人留下良好的印象。
著名领导力培训专家谭小芳老师认为,一个人的体态能够表达其信心,显示出他是否精力充沛。如果一个人总是缩着肩膀,大腹便便,下巴松垂,或者眼睛半睁半闭,那我们很难说这是一个充满自信的人。一个充满自信并且精力充沛的姿态应该是:挺胸收腹、肩膀平直、胸肌发达、下巴上提、面带微笑、双眼闪烁着一种必胜之气。的确,没有人能够总是表现出一副精力充沛的样子,但我们都应尽力而为。
要时时注意你走路的姿势,这一点最容易向人表露你的精神状态。不要经常无所事事地闲逛,走路时应该让人感觉到你总是满怀一定的目的、稳健自如地行走。请记住,如果因为工作的原因,你必须经常出入别的办公室,你要养成一个随手带些材料或挟个文件夹的习惯。这样不会让你两手空空,而且让你表现出一种讲求效率的形象,你会因此得到他人的赞许。
你甚至也可以满怀目的地坐着,背部挺直,双脚靠拢。避免笔直地坐在一张直背椅上,不管这样多么舒服,你的姿态会显得僵硬。最好的方式是将身体的某一部位靠在靠背上,整个身体稍微有些倾斜。当你听对面的或旁边的人谈话时,可以摆出一种轻松而不是紧张的坐姿。你在听别人讲述时,可以通过微笑、点头,或者轻轻移动位置以便更清楚地注意到对方的言词的方式,来表明你的兴趣与欣赏。请注意电视上一些访谈节目的主持人,他们懂得如何更好地倾听他人讲话。
所谓平易近人的领导 也比比皆是。曹操在听说许攸来投奔他了,高兴地光着脚就跑出来迎接;还有一个跟刘备类似的人物是在春秋时期,魏国国君魏文侯听说一个叫干木的很有才,亲自跑到干木在汾州的家里去邀请,干木立刻从后窗跑掉了;魏文侯很有耐心,每天到干木家请见;马车还没到门口,就赶紧下来,靠车站着,还不敢蹲坐,在汾州住了一个多月,终于请把这位贤才请出了山;魏国也因此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天下能人投奔。
当然不光有刘备、魏文侯,还有齐桓公;他听说一个叫稷的小官很有才,连着去拜访了五次才见到。再比如篡汉的王莽当皇帝的时候,下属 认为其政令有误,也敢拦在前面争辩。领导为什么会跟下属亲近、平等?因为领导知道自己的事业离不开这些下属,自己一个人的能力根本干不完很多大事;领导也同时愿意为下属谋福利,打完天下大家一起分享,下属真心拥护。
谁都希望自己的价值被认识肯定,才干得以发挥。作为领导人,知人善用,任人唯贤,了解下属的长处与弱点、爱好和脾性,不求全责备,用其所长,略其所短,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,各得其所,便是领导者 对被领导者的最大礼遇。
如果只看一个下级是否听话,与自己合不合得来,会不会对自己构成威胁,从个人利益的角度来决定对下属的态度,而不看其对本单位、对全社会能作多大贡献;或者只注意下级的某一个特点,不及其余,甚至嫉才妒贤,玩弄权术压制打击,不说领导者的品质如何,就领导艺术来说,也是个失策,而从人际关系角度谈,则是最大的失礼。礼仪最根本的是对别人的尊重,不懂得尊重别人的人,不配当领导。
关心下属对领导而言是一种很重要的修养。领导者对下属的关心,不能看成仅是工作方法。优秀的领导者即使工作再忙,也抽出时间来与被领导者聊聊,了解大家的生活情况、思想情绪、遇到的实际困难,必要的给予帮助。自己的工作、生活有哪些忧愁烦恼、收获快乐,也不妨吐露,使别人了解。即便是无目的地闲谈,也可表示出与下级融为一体的意愿,从而使上、下级之间的心理距离缩短,这样下级会把上级当做朋友来信任,相处起来便无多少隔阂。
有些领导者虽愿与下属交谈,却仍摆出一副"尊者"的架势,用词摆脱不了公事公办的意味,仍让对方感到在打官腔,这不仅是礼貌问题,还会使人感到受轻视,不被信任和尊重。只想支配下级而不愿为下级服务,甚至用职权谋私利,这样的领导者不会获得下级的尊重,更谈不上有良好的上、下级关系。
为什么领导会离下属越来越远?打完了天下,领导反悔了,不想与这么多人分享利益,只想留给自己的子女,所以有杯酒释兵权,兔死狗烹等等同类的故事发生。领导跟下属们不再是利益一致的朋友关系,而是我多你少的零和对立关系;既然有对立的成分,当然领导对下属就不再放心,不会像以前聊天到深夜可以一个床睡觉,不会像以前坐得一样高地喝酒,不会像以前相互推心置腹地对话。既然如此,离得远一些双方的心里感觉都比较得劲儿。
一般来说,人们喜欢通过闲谈发泄某种情绪,不善闲谈的人常常对周围的人事变化和生活琐事一无所知,一旦得知时,已事过境迁了。不屑于闲谈的领导者,常被冠以“清高”之名,人们也感到难以接近。这是感情沟通的障碍,因为对于严肃的人人们总是敬而远之。如果在吃午饭时与人谈谈食品营养、卫生,谈谈环境、服装、桥牌或者围棋,那么,他们与你在感情上的呼应是很明显的。
社会心理的调查证明,人们对强人、能人表现出的亲切、随和格外感兴趣。因为他们出色的工作,已经产生了与众不同的影响,人们更希望自己可以在感情上和他们沟通,否则就会产生相距甚远和不可企及的感觉,或者失去努力的信心,与他们产生隔阂。,。他应该向人们展示不同的侧面,如生活、情趣和感情等。这样,人们才能与他产生共鸣。在这些展示中,闲谈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。